指纹锁(电子锁)真的比机械锁更安全吗?


① 安全按钮:按下按钮才能正常下压把手。
便利程度比起“传统机械锁”提高的不只是一星半点~
普通猫眼是不具备防盗能力的,可以轻松取下来,从猫眼孔用伸进一根长长的专用工具,按压室内把手,咔~就开了。


这类智能锁续航时间更长、价格也并不比传统机械锁贵多少。
至于“传统机械锁”的解决办法,大概就只有养成随手反锁的好习惯了,但是外出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。
以下是针对“智能锁”:
所以,在核心性能有所保障的前提下,功能够用就行。
· 通过猫眼孔/门缝开锁
② 一键防猫眼开关:锁定状态下无法下压把手。
防撬:有人撬锁,面板与门板产生一定间隙时,发出警报。防试错警报:有人在门口试密码,错误数量超过几次后发出警报。离家布防:无人在家时,有人从室内把门打开即刻推送警报,比如翻窗入室、或者猫眼开锁等。
市面上一些廉价劣质智能锁可能会在这几个方面躺雷!
有的是设计成感应式把手,需要里外双传感器同时感应到手来开门了才能解锁,这种方式目前没有任何手段能从猫眼孔把门打开。
智能安防方面,有防撬、防试开警报,关门后自动感应上锁,门虚掩或者没上锁的时候都会及时发出警报通知,长期离家的时候可以开启“离家布防模式”,手机端也可以同步远程接收警报通知。
· 卡片从门缝秒开
我与智能锁的契机就在于一阵风把两手空空的我关门外......
这是最最最常见的一种秒开方式,没错,就是秒开。
② 19年以前的小黑盒事件还记得么?用“强磁铁、带有强电磁的小黑盒”秒开智能锁,现如今正规厂家都做了电路防护升级,增加稳压模块,解决了这个问题,但是小杂牌就很难说~
这种开锁方式主要是针对带有横向把手造型的门锁,比如“执手式智能锁”以及“传统的机械锁”。
天下没有打不开的锁,只是难易程度不同。
现在不少主流的智能锁品牌都在自家产品中增设了“防猫眼开锁”功能,常见的形式有:
比如我自己家这款“凯迪仕 K9-S”来说,配置的是“电子锁体”,电机离合设计在锁体内部,即便是外部面板遭到破坏也无法把门打开,室内还设计了一键防猫眼开关。
安防能力也是要远高于机械锁的,价格其实也不贵,也就一千出头。
另外,“智能锁”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家庭的第一道防护,更多的是一种智能生活的开始。
至少在这个环节,智能锁是不输机械锁的。
更便宜的还有执手式智能锁,现在也就几百块的价格,比如“亚太天能 E12”,解锁方式和上一款大致相仿,这个牌子的稳定性在业内也是首屈一指。
如果从技术沉淀有四五年以上历史的品牌去选,翻车概率会降低很多,至少正规厂家在基本安防、核心算法、配置技术等方面是有保障的。
我个人在挑选上,比较倾向于“实用性”,稳定性是第一位,功能第二。
A级锁芯、B级锁芯在目前的技术开锁面前,一般都很难撑过1分钟,在不使用强扭工具的情况下,B级锁芯能多撑2分钟。
据公安部数据统计,暴力开锁的偷儿几乎是绝迹江湖了,作案多数以动静不大、快捷奏效的技术开锁为主,而且花样层出不穷~
真的是“用过才知道什么叫回不去了”,进出门伸手就一秒,再也不用担心钥匙遗失被关在门外吹冷风~

指纹系统用的是业界公认比较好的“瑞典FPC半导体”,加上cortex-M4高阶处理芯片的加持,识别速度和精度表现都不错,极少遇到一次识别不开的情况。

然而绝大多数正规厂家推出的智能锁基本上都做到了“防插锁舌”。
作者:松鼠睡不醒
现如今“半导体指纹识别、3D人脸识别、指静脉识别”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,被广泛运用于金融支付领域,在手机上大家也都能感受到,合格产品的误识率是极低的。
· 不管智能锁、还是传统机械锁,达到了C级锁芯,安全性都不会差!
你以为没有猫眼孔就没事了么?NO!
所以,安全与否,我觉得应该从开锁技术聊起......